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專欄(信報) > 思維漫步11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 

修憲回歸老路 突顯黨在法上

  新一屆的人大年會通過八二憲法修正案。修改要點可歸納為四大項:一,習思想的指導地位入憲;二,取消第79條對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;三,設立「國家監察委員會」的規定;四,中共領導地位正式列入條文。more

極度集權時代 沒有兩人體制

  新一屆人大首次會議完成了政權機關的換屆改組,這是中共十九大權力重組的後續政治工程。這是政治強人崛起、極度集權的新時代,並沒有一些媒體熱炒的「習王體制」。more

取消任期邊界 黨總可終身化

  關於修憲要點的「建議」,1月的中共十九屆二中全會有定案。本文以解構的視角,分析「一黨領導」體制的權力、政策結構,涉及任期邊界和「七上八下」規則。more

破譯政治符號 試析高層人選

  新一屆人大首次會議,議題之一是「國家機關」領導層的換屆重組。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名單,釋放了政治符號,可破譯其隱碼,疏理出最主要的人選 。more

歷史場景再現 芳華隨風而去

  「不言而喻,體態的美麗、親密的交往、融洽的旨趣等等,曾經引起異性間的性交的慾望。」這是恩格斯名著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》的一段話,剛在香港放映的影片《芳華》,穿越恩格斯的時空,描寫當代兩性話題。 more

芳華無語問天 觀眾淚灑影院

  在香港、北美、北京放映的影片《芳華》,透過青春的故事、芳華的消逝,再現1960—1980年代社會變遷的場景。據各地網民的帖文,經歷這個時段者,勾起苦澀或痛苦的回憶而淚灑影院。
more

新思想入憲法 地位超小三科

  人大年會將修改八二憲法,讓新思想入憲。這是強化總書記權威地位的重要一步。接下去的政治鬥爭、政治工程,將是2022年中共中央換屆前改變「七上八下」規則。 more

網霸貪腐落馬 網民鞭炮慶賀

  有網控惡霸之稱的魯煒落馬,引來的「網民歡呼」,與來俊臣被誅的「人皆相慶」相似。有香港紙媒稱,在北京「不論左右均拍手稱快」。more

資中筠再進諫 百姓用腳投票

  德高望重的外交史專家、87歲的作家資中筠,重上講台,再以「愛國」話題表達「感時憂民」。演辭從歷史片斷的述評,討論「愛國」的真正意涵,帶有影射現實和為民進諫之情,更有關懷民疾的憂患意識。more

西九設大陸區 引起法治焦慮

  人大一個副部級官員在深圳發表談話,稱一地兩檢是人大常委會依據基本法第19條行使涉及國防外交的「國家行為」權。香港法院「對國家行為沒有管轄權」,不得質疑「決定」的合法性。more

官方省略程序 違行政強制法

  北京市驅趕「低端人口」,涉嫌違背行政強制法(2012.1.1生效)的規範(包括實施行政強制前的程序),對當事人不公平。more

高端和尚打傘 低端困於三斷

  對於北京市「高端官員」驅趕「低端人口」,本文以法律的視角觀察事件,發現背後的拍板者、執行者,有「不法法」之誤和「法不法」之失。more

官說剝爛菜葉 驅趕低端人口

  北京城內外的氣溫,在零下8度上下,比香港冷了一大截。從電視屏幕再現的場景,感受到大地冰封的酷寒,被暴力驅趕的「低端人口」,倉促撤離的狼狽和痛苦 。more

計劃經濟體系 命令制弊端多

  1917年11月7日,俄共(布爾塞維克)奪取亞歷山大.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權力後,列寧建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,先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和過渡性、退卻性的新經濟政策。more

十月革命百年 列寧陰影仍在

  150年前出版《資本論》第1卷的馬克思、100年前主導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列寧,也描寫過共產主義天堂。但是,沒有階級、剝削和貨幣消失的「各取所需」共產主義天堂並未到來。more

從二月憲政路 走向暴力革命

  沿著長長的歷史屏幕,回視歷史事件的場景,也許會跨過革命戰爭的廢墟,也會瀏覽社會經濟發展的繁榮景象。在回視中,有悲與喜的交錯;在悲與喜中,更加了解歷史真相,也思索後人應記取的歷史教訓。more

如果九上十下 岐山當委員長

  王岐山被流亡美國的暴發戶糾纏,陷於所謂貪腐「爆料」風波。小道新聞則稱,王岐山受「爆料」影響,正在政壇下沉。事實是:王岐山仍活躍於政界。more

釋法有追溯期 缺乏法律根據

  全球競爭力報告剛由世界經濟論壇公布。香港的競爭力從第9升至第6;司法獨立的排名卻劇降5位,從第8降至13。more

資本論150年 北京建馬工程

  150年前,卡爾.馬克思的《資本論》第1卷在德國漢堡出版。馬克思原寄望此書能「一炮而紅」,卻未贏得「轟動效應」。more

不宜天天奏唱 義勇軍進行曲

  港人對國歌法反應強烈,大都涉及對居民自由、二次創作、被亂加罪名的憂慮,卻未觸及電視台在晚間新聞節目前的天天奏唱〈義勇軍進行曲〉。more

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 

 

<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