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經濟 > 環保與應對氣候變化 > 無樹不會成綠 還林減少沙害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無樹不會成綠 還林減少沙害
沙塵暴.二之二
 
丁望

原載:信報〈思維漫步〉專欄,2010.4.7,第13版

 

  關鍵詞:過度開發,工業污染,生態環境,草原退化,土地沙化,水土流失,退耕還林,財政投入,生態平衡

  引述歷史典籍:

  伐其本,竭其原,而焦天下矣。(荀子.富國)
  隨之見伐,不量力也。(左傳.魯僖公)
  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,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。(貞觀政要)

 
圖1,退耕還林。網絡圖片
 

  華北、西北的4月天氣,似暖還冷,如宋.李清照(1084—1156)詞〈聲聲慢〉云:「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」

  對於北方居民來說,最難受的,是持續的沙塵暴;繼3月下旬的沙塵暴,4月初西北又有沙塵天氣。西南的大旱災,也仍未緩解。

  有大陸的網站提出「消滅沙塵暴」的口號,這是想當然。沙塵暴是無法「消滅」或「制止」的自然現象,人類只能透過環境的治理,去減少沙塵暴或減輕其災害。

  沙塵暴與水土流失、乾旱息息相關,在自然現象形成中,天災與人禍交纏。沙塵暴的產生,既有天氣變化的因素,更有人為的因素;重要的因素之一,是過度開發。


  掠奪型開發 環境受破壞

  沙塵暴的沙源,來自荒漠化和沙化地帶。提及沙區的生態環境時,溫家寶說:「防沙治沙形勢還很嚴峻,……要依法管理和禁止破壞沙區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,特別要禁止濫開墾、濫樵採,切實保護好沙區植被。」

  沙塵暴的肆虐,關乎過度開發。所謂過度開發,本欄的解讀是工業、礦業、建築、農業、林業、旅遊等產業,在開發、利用土地和資源(水、礦產、動植物等)時,超出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的承載力,造成自然生態的失衡。

  在開發活動中,濫伐森林、過量墾荒、填湖造田、亂開礦藏、濫採金沙、酷挖髮菜,導致水土失養;草原放牧過量,工業污染物排放和廢物棄置不當,都加劇環境污染。

  許多開發活動,在無序、亂序、違法中惡性循環。這種粗放模式的經營,是地方政府、企業對資源的「野蠻掠奪」和浪費,也是對環境的破壞,導致自然生態失衡、居住環境惡化,民眾付出沉重的健康和生命代價。

  過度開發的背後,是地方官的GDP或「政績工程」亢奮、企業或個人的利益驅動,也與高層人物反智、反科學和好大喜功的家長意志有關。

  毛澤東時代的砍樹大煉鋼鐵、伐木墾荒、「農業學大寨」造梯田等,九十年代「趕超時代」的圈地、圈河運動,都是家長意志的產物,對資源和生態傷害甚重。這正如《荀子.富國》謂:「伐其本,竭其原,而焦天下矣。」


  先污後治理 GDP帶毒

  沙塵暴、水旱災害頻仍的另一因素,是官方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,「先污後治」的開發取向,加劇環境的污染、自然生態的惡化。

  在毛澤東時代,大躍進一類的經濟政策、部署,不理會環境的保護。八十年代前期,在胡耀邦、萬里、趙紫陽等推動下,國務院有三北(華北、東北、西北)防護林工程,增強對水土流失的治理,但環保的政策、措施仍脆弱。

  九十年代的「趕超時代」,重增長輕環保,是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。不少地方官員和國企高管,只顧GDP的高增長,把高速增長視為「政績亮點」,甚至提出「先污後治」的口號,自然資源和環境深受破壞。水土流失、草原退化、土地沙化、水源污染、土壤受重金屬污染(毒流使中鉛毒的兒童大增);煤炭等礦產的開發,不重生產安全的設備和管理,礦難頻仍,礦工生命缺少有效的保障。這是「GDP帶血」和「GDP帶毒」的標誌。在環境備受污染後,官員並未有效治理。

  朱鎔基主持國務院期間(1998—2003),比較注意減少污染和環境治理;以補貼糧食等方式,推動「退耕還林」和「退牧還草」,治理水土流失、沙害和旱災。溫家寶於2003年接任總理後,繼續推展「退耕還林」和「退牧還草」,增加對農牧民的補貼,並開展了林業的產權改革。

  這些政策和行政措施,對修復森林生態體系、防治沙害和水土流失,都有好的影響。但是,地方吏治腐敗、不肖官員貪污瀆職,妨礙了環保政策的貫徹,整個環保體系仍然脆弱。


  公共性財政 投入環保少

  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財政投入、科技的投入極為不足,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。

  中共黨、政、團機構臃腫,「吃皇糧」者太多,行政經費開支大。其中,強化「專政職能」的「維穩費」甚多。官方對三農、環保的財政投入,卻長期不足,環境的保護、修復、治理備受財政和人力短缺之困。

  國務院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就生態安全發表的講話,稱官方對水土保持的財政投入「嚴重不足」。他提到1950-1995年的45年,中央財政對水土保持的總投入,不足58億,年均只有1億2,000萬;2003年後的投入增加,2004年投入16億元,但只佔GDP的0.012%。

  這種投入的比例,在全球是極低的。財政投入不足,導致水土流失的治理困難重重。鄂竟平透露,列入「水土流失嚴重」的646個縣,「實際開展重點治理的」只有200多個。

  古代的許多思想家和政治家,有天人合一觀,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、社會的和諧;其意涵之一,是保護環境、保持生態平衡,不能「伐其本」。《左傳.魯僖公》謂:「隨之見伐,不量力也」;魏徵(580—643)上疏唐太宗:「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,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」(貞觀政要)。把這些話「移置」於當今的社會,是指施政和經濟的發展,不要超越資源、環境的承載力,要固本並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空間。

 
 沙塵暴.二之一 從大漠孤煙直 到沙塵暴南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