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國際關係分析 > 中美關係 > 希拉莉訪北京 提及臨渴掘井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希拉莉訪北京 提及臨渴掘井
 
丁望

原載:信報〈中國21〉專欄,2009.2.23,第7版

 
 
圖1,國務卿希拉莉訪京會晤總理溫家寶。網絡圖片。
 

 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於20至22日訪問北京,分別會晤楊潔篪外長、戴秉國國務委員、溫家寶總理和胡錦濤主席,展開三個層次的會談。


  未雨綢繆 勿迷失才問路

  在會見溫家寶時,希拉莉提到中國有一句古語,勸告人們不要「臨渴掘井」;她說,中美正面對許多挑戰,期望雙方密切合作共同應對。

  希拉莉訪問北京,重墨於拓展雙邊經貿關係,應對全球金融海嘯,看重中方的外匯儲備實力(至2008年底約1萬9,500億美元),特別表示感謝中方保持對美國國債的信心。在這樣的「基調」之下,表達期待雙方發展合作關係,是很自然的,但引述「臨渴掘井」卻不是挺適當。

  北京官方傳媒的報道,像報道溫家寶訪英倫時引述古典詩詞一樣,沒有提及出處更沒有解讀,未盡普及歷史典籍和古典詩詞之責,這是官方傳媒的今昔差異。

  「臨渴掘井」出自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經典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:「病已成而後藥之,亂已成而後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鬥而鑄錐,不亦晚乎。」(卷一.四氣調神大論)。記述春秋時代齊國賢相晏嬰(?至約前500)言論的《晏子春秋》,亦有同一話題。晏子回答君主齊景公,曰:「溺而後問隊(古漢字,即墜),迷而後問路,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,噎而遽掘井,雖速亦無及已。」

  把這兩段古語置於當代語境中,就是防患於未然的危機意識。病入膏肓才求醫,為時太晚;遭到水淹才去詢問涉水防備墜溺之法,迷失方向才去問路,就好像臨到危難而急忙(遽)鑄造兵器,吃東西被噎(哽)住才急忙挖井找水喝,手腳再快也來不及了。

  與「臨渴掘井」相對的意涵,是「未雨綢繆」。它源自《詩經.豳風.鴟鴞》:「迨天之未陰雨,……綢繆牖戶。」(鴟鵠的國語讀音是吃消chi xiao) 趁(迨)天未下陰雨,就纏繞(綢繆)好窗戶(牖戶),防範風雨到來;這是有備無患的「風險管理」。


   時序之失 衍生反諷味道

  希拉莉提及不要「臨渴掘井」,如果在金融海嘯發生前或應對海嘯初期,倒是適合的。在金融海嘯衝擊擴大、美國處於焦頭爛額的困境時,才說這句中國古語,則有時序之失,讓人感到有「反諷」的味道──在金融海嘯發生前,沒有良好的風險管理。

  此外,對溫家寶說起不要「臨渴掘井」的古語,有抱怨中方未及時解決中美之間紛爭之嫌(旁觀者的感受)。這是引述「臨渴掘井」不太適當之處,「折射」引述古語、古典詩詞言志要達到「恰到好處」的難度。

  希拉莉的漢語顧問或「中國通」智囊,為她挑選「臨渴掘井」作為會談的話題,大概是表達把握時間、共同化解金融危機的緊迫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