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經濟 > 經濟數據述評 > 生育減天不塌 百萬獎得啖笑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生育減天不塌 百萬獎得啖笑
 

  面對婚嫁和生育意欲低、生娃數量大減,有大學教授說,鼓勵生育一胎百萬;有人則反對拋此「糖衣包」,主張加強「傳宗接代」的「責任教育」。

 
丁望

原載:信報〈思維漫步〉專欄,2021.5.22,A14版
上網:2021.6.3
字數:原文1,888,上網2,982

 

  關鍵詞生育,人口大國,經濟規模,百萬獎金,糖衣包,一胎化,家庭細化,個人,自主選擇,自由空間

 
圖1,聯合國人口基金《2021年全球人口情況報告》的封面。
 

  第7次人口普查數據,引發各國的關注。

  北上廣的人口專家紛紛議論「低生育陷阱」。有人認為,第2人口大國印度將成為首位人口大國,隨著GDP增長率加速,可能快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。這是缺乏根據的猜想。

  有大學教授建議鼓勵生育,生一個娃獎百萬元。這是「鈔票夢中來」的烏托邦「暢想曲」,如同大躍進時(1958—1960)的「十三陵水庫暢想曲」,「暢想」天堂式的社會,只博人一笑。
 
  1.年均增0.53% 低生育之勢

  官報和半民間網絡平台的評論,不少是絕對的「人口決定論」,把人口規模(總量)的大小、平均增長率的升降、生育的多少絕對化,視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。

  此理念類似毛的「人多好辦事」,毛的理念與斯大林的人口觀有關,後者在蘇聯當權時(1924—1953)鼓勵多生,生10個娃的,可獲授「英雄母親」獎。

  人口大國未必是人口強國,更不一定是經濟強國、文明強國。人口總量排次略降低,並非末日來臨、天要塌下來。

  據人口普查數據(不含港澳台),人口總數14.11億,10年的年均增長率0.53%,比前10年(2010)的年均增長率0.57%下降0.04%;適齡婦女的育嬰數下降至1.3人,是持續的低生育之勢。


  2.印度與紅中 差距仍很大

  第2人口大國的印度,2020年的人口總量約13.9億。其人口增長率和適齡婦女育嬰數較高,有成為首位人口大國之勢。但是,這並不等於在幾年或10年內,有接近、超越紅色中國(紅中)經濟發展的程度,成為第2大經濟體。即使經濟規模居第2位,也未必是真正的經濟強國。

  不管是GDP的總量還是人均量,兩者的差距都大。據國際貨幣基金會(IMF)的數據,2020年的GDP(億萬美元),紅中是14.72,印度是2.70,後者約為前者的18%;2019人均GDP,紅中約近1.01萬美元,印度約近2200美元,後者約近前者的22%。

  多年的數據顯示,印度還不是紅中的強力競爭對手,不太可能很快超越紅中和日、德、英成為第2大經濟體。

  當前的10大經濟體是:

  1美國,2紅中,3日本,4德國,5英國,6印度,7法國,8意大利,9加拿大,10韓國。

 
圖2,「一胎」時代的官方宣傳畫。網絡圖片。
 

  3.10人口大國 大都還很窮

  衡量經濟強國、文明強國,不是只看GDP總量【1】,而是全球約定俗成的一系列指標,首先是人均GDP;還有人口素質、生態環境素質、社會的「現代性」(自由、平等、人權的程度,人的自主性和創新能力等)。

  從人均GDP考察,人口大國不一定是經濟強國,相反的多半是經濟弱國,民眾的生活貧窮,教育不發達、醫療衛生設施仍很落後。

  2019/2020的10個人口大國表1是:

  1紅中,2印度,3美國,4印尼,5巴基斯坦,6巴西,7尼日利亞,8孟加拉,9俄羅斯,10墨西哥。人口數從超過14億到1.26億。

  這些人口大國中,只有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(2019年人均GDP 6.5萬美元);紅中和俄羅斯的人均GDP,略超過1萬美元,仍低於全球平均數,巴西超過8700美元,都是中等的發展中國家。其餘的人均GDP都很低,從1000到4000多,是比較貧窮的國家。

  可供消費的人均可支配收入,紅中仍在低位【2】。

 
表1,10大人口大國與人均GDP
 

  4.人均GDP 東西距離大

  與2019年10大人均GDP國家或經濟體(表2)比較,紅中只是美國的15.5%、新加坡的15.8%,其他人口眾多的國家,落後的程度更甚。

  人口大國多半經濟落後,與生產效率、科技投入程度息息相關。第1大國紅中改革有成,但勞動生產率仍偏低,2020年的「全員勞動生產率」,預計人均全年11.8萬元人民幣【3】。印度等人均GDP低的國家、生產率更低。

  面對生產率還不高,高級科技人才不足、工匠緊缺,官報的評論稱:「要培養國際競爭力,就必須提高生產率」。

 
2,10大人均GDP與人口總量
 

  5.百萬糖衣包 烏托邦亢奮

  面對人口的增、減,公權一方或建制內論者,傾向於以強硬的行政手段或「糖衣包」應對。

  實行一胎化時,官方強制實施戴環避孕、人工流產或絕育手術,以「社會撫養費」為名重罰超生者,甚至不給超生小孩「上戶口」,成為「黑人黑戶」。

  如今,提出高額生育獎(俗稱「糖衣包」)者大搶鋒頭,競相加碼,有人出價到百萬元一胎。說價碼很輕鬆,卻說不出錢從何來?官方財政應付得來嗎?曾任國務院財政部部長的樓繼偉,不久前在《財政研究》雜誌發文,稱「多數省市的債務可持續性堪憂」【4】。

  現在的「糖衣包」論者,與許多年前的「消滅農民(階層)」之說一樣,只是烏托邦式的亢奮,不切合實際。「經濟學家」說,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和「城鄉差別」很容易,讓農村城鎮化,農民都進城,便沒有農民階層了,糧食全由外國進口,「城鄉差別」和「工農差別」消失。
 
圖3, 大陸教科書的封面,設計隨著一胎變二胎而改變。
 

  6.總和生育率 華族地大降

  生育率下降、老人增加、人口老化,是全球許多國家的趨勢,人口的變化,與新一代生育意欲低息息相關。

  聯合國人口基金(UNFPA,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)在4月公布的〈2021年全球人口情況報告〉(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Report 2021),列出198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總和生育率(TFR, total fertility rate),即適齡婦女在一定年限內的生育數。

  所謂華族圈及泛儒家影響區的生育數都很低:香港1.4,澳門1.3,新加坡1.2,日本1.4;韓國最低,是1.1,列198位(末位)。

  人口大國印度和印尼,都是2.2,美國是1.8。

  紅中的實際生育數是:2016年1.7,2018年1.5,2020年1.3。

  西方經濟發達國家,例如在人均GDP「十大」之內的歐洲國家,生育率都低。英國牛津大學人口老化研究所教授麗森(George Leeson)指出,1970年代以來,西歐國家的生育率持續低於生育更替線(replacement level)【5】。


  7
.重自主選擇 拓個人空間

  人口變化與經濟發展有相似(或相應)的趨向,從粗放型逐漸轉變為精細型(或稱精緻型)。

 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家庭適度「細化」的趨勢。2020年的每戶人口數量是2.62,比10年前的3.1下降0.48。

  家庭「細化」與生育意欲下降有關。本欄的解讀是:意欲的下降關乎婚嫁成本、養育成本、教育成本高,還與自由意志的覺醒或執著有關。

  分戶意欲強、每戶人口數下降的背後,是新一代(1980、1990、2000年代)期望減少代際的約束、降低代溝的風險,開拓個人的自由空間。

  與此有關的,是把婚嫁、生娃視為個人自主的「選項」、權衡自由空間的要素【6】。他們執著於「自主選擇」的價值觀,相對於老一代,做「螺絲釘」的「服從性」或較脆弱、或缺乏。

 

 註:

 1,經濟總量第二 國際差距仍大
 2,復甦預期加快 地方債增風險
 3,據2020年統計公報,人民日報2021.3.1,10版。
 4,中國改革論壇網2021.3.29,15:01。
 5,斯蒂芬妮.赫佳蒂(Stephanie Hegarty):人口與生育:政府如何才能說服人們生小孩,BBC 2021.5.18。
 6,出生持續減少 月光族難成家

 

 

 

 

10大人口大國
與人均
GDP
表1

 

10大人均GDP
與人口總量
表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