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> 武漢肺炎 > 抗瘟疫金蓮步 拒封關危港人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抗瘟疫金蓮步 拒封關危港人
 
  1月30日,香港開始關閉部分邊境關口,人流最大的羅湖等仍開放。這種半開半封的「圍堵」武漢肺炎傳播,是「竹籃盛(裝)水」的迷幻。北京疾控專家吳尊友稱,如非武漢等地封城,現在的病例會達幾十萬;香港醫護界的400人聯署函,呼籲全面封關,護衛港人生命。
 
丁望

原題:抗瘟疫擠牙膏 護生命慢三拍
原載:信報〈思維漫步〉專欄,2020.1.30,A12版
上網:2020.2.2
字數:原文1,888,上網3,282

 

  關鍵詞:武漢肺炎,生命,抗瘟疫,擠牙膏,慢三拍,小腳女人,金蓮步,賣菜阿嬸,口罩,封關,半開半封,竹籃盛水

  引用歷史典籍:蔽於一曲,而闇於大理。(荀子.解蔽)

 
圖1,1月29日,一家雜貨店前輪候買口罩的港人。賀名慧攝。

 

  香港官方應對武漢肺炎(2019新型冠狀病毒,2019-nCoV),是擠牙膏式的,港人催促一下,官方走前一步。恰如古代纏腳的小腳女人,步金蓮(小腳的雅稱)跨度小、速度慢。

  這種碎片化的抗疫,缺乏系統化的宏觀視野、果斷的「非常」舉措,無法盡快截斷「非常」的禍源。

  官方於1月28日公布的「新措施」,比25日的「空談式」略有改進。其要點,一,停止「自由行」;二,定30日關閉部分關口,高鐵、東鐵城際列車暫停;三,非港人診病須付費。

  半開半封關口,無法最大限度堵塞禍源,如同「竹籃盛(裝)水」的迷幻,是一場空:空歡喜。


  1.麻木和遲鈍 穩坐釣魚船

  瘟疫快速傳播,人命關天。真正以人為本、珍視民眾生命的政府,必須以有時效的舉措,應對突發的瘟疫。既遏制外來人流傳毒菌,防範受到外來衝擊;又讓本地居民警惕而不驚慌,防護物資充實,人身安全受到有效的保障,生命風險減至最低。

  非常遺憾的,在武漢肺炎爆發、武漢市(湖北省省會,15個副省級市之一)首例於2019年12月30日通報後,香港官方處於半麻木、遲鈍和束手無策的狀態,失去在初期圍堵武漢肺炎蔓延的時機。

  備受港人質疑的,到1月20日北京官方宣布有疫情之後,港官仍去瑞士,參加達沃斯論壇的會議,不留在香港主持抗疫,大有「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」的「閒情」。

  達沃斯論壇被西方學者稱為「半紅色平台」,每年分別在瑞士和中國大陸的大城市(如京、津、滬和大連)舉行。

  這次的主題之一,是北京提出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「引領全球治理」。恰巧武漢肺炎正在廣泛傳播且擴散至外國,「引領全球治理」之說更難引起共鳴。

  有網絡留言質問:至關重要的是港人生命,還是「引領全球」的「豪言」?港官是否愧對港人?


  2.說清潔扶手 似菜嬸議政

  在25日的記者會,港官宣布「防疫措施」,包括暫停來往武漢的班機和高鐵,致函國務院請求解決口罩之不足。

  在大談「六項策略」之下,提出其他的措施,諸如「更頻密的消毒和清潔……一些自動電梯的扶手」【註1】。

  這都是不值一提的日常瑣事,令人發笑。笑這樣的「策略宣示」,如同春秧街賣菜阿嬸「議論時政」,不著邊際。像樣的私人商廈廣場,在人流多的節日、假日,在流感季節或有疫情時,對自動電梯的扶手,都會「更頻密的消毒和清潔」,何勞高官吩咐?

  這樣的記者會,自然引起「輿論譁然」。其因之一,暴露港官太蔽塞,恰如儒家經典《荀子.解蔽》言:

  「蔽於一曲,而闇於大理。」

  武漢市和湖北的地級市,早已封城,停行班機、高鐵,港官還聲稱要停止到武漢的班機、高鐵,豈非「不知昨天發生的事」?

 
 圖2,有出售口罩的商店,展示「優先照顧」醫護、海關人員購口罩的紙版。賀名慧攝。

 

  3.口罩也短缺 被澳門比下

  至於請求國務院協助供應口罩,也是脫離實際。大陸各地早就缺乏口罩,連醫護人員亦有「短缺」之苦。只要閱讀各地官報,瀏覽新京報網、財新網,都可了解各地的口罩「缺口」甚大。港官還好意思開口:「在今日親自致函國務院……提供所需協助」。

  與澳門相比,香港的抗疫舉措都慢了一大截。澳門透過北京的協助,運用雲端技術(大數據)取得實名制下旅客資料,故掌握到澳的湖北旅客數字,亦清楚未離澳者的數量。香港卻還在「人手階段」(填表統計),幾個高官對記者的詢問答不上來。

  令港人很失望的,是口罩供應也極不足。而澳門則早有口罩的充足儲備,官府現在提供限量的口罩(官價)配給。

  港澳的這種差異,令許多港人有「恥辱感」。BBC 26日報道的標題,則頗有調侃味:〈武漢肺炎:澳門防備工作獲點讚,更勝防疫老手香港〉【註2】。

 

圖3,超市紙巾櫃的紙巾,被搶購一空,2020.1.30。賀名慧攝。

 

  4.應全面封關 須截斷禍源

  28日香港新一輪的舉措,對於抗疫的可能效果,有很多爭議。其中,半開半封關口而不實施更徹底的封關,引起的質疑特別多。

  醫學專家沈祖堯、何柏良和「杏林覺醒」發言人黃任匡醫生等,都主張對大陸有效的封關,以減低疫情擴散。

 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教授,早在23日就呼籲提升應對疫情的級別為緊急,正視大陸人來港求診的漏洞【註3】;25日提出全面封關的建議。

  28日,中大前校長沈祖堯教授表示,要封關堵塞源頭,避免大陸人湧入香港求診【註4】;中大防治傳染病研究所主任許樹昌教授、港大醫學教授袁國勇和梁卓偉,亦說支持擴大封關。

  港方的半開半封舉措(人流大的關口羅湖等仍開放),未斷禍源,難以應對持續人流帶來的困擾。採取幾近全面封關的圍堵政策,是可行的。

 
圖4,港大醫學教授何柏良,早就呼籲全面封關。電視截圖。
 

  5.護港人生命 停旅遊探親

  封關旨在遏制瘟疫傳播,維護港人生命安全,減輕醫護界負荷。防範外地人湧入香港佔用公共醫療資源。封關要點應包括:

  一,暫停與大陸各地的旅遊、探親來往,不接受大陸人來港診治、打針;
  二,所有香港與大陸的關口禁止出入境,只留機場和一條陸路通道,提升這兩個關口的防疫戒備;
  三,只開放有限度的交往:因公務、商務、求學(大學生返校)和貨運服務,在14日內未到湖北或武漢,具縣以上公立醫院的無疫症證明(須附簽署者快速聯絡方式、防範偽造證明)者,准予出入境,但必須受防疫監察;
  四,在封關前,香港居民應速回港,辦理官方的相關聯絡登記,接受14日的家居醫學觀察或強制隔離;
  五,指令滯留香港的湖北居民和其他省、市居民,全部撤離;
  六,封關時間50天。

  這樣的舉措,既可最大限度地堵塞來港者、減低武漢肺炎傳播,又可保障貨物供應和雙邊的商貿、公務(含公共衛生、醫療)活動。


   6.未用心應變 有傷心場景

  面對武漢肺炎,政府的首要責任是護衛港人生命。如同應對「送中案」引發的社會紛爭,港官並未正視民意、完全盡責。

  港官對武漢肺炎的憂患意識不足,缺乏周全的應急預案,暴露港官未珍視「歷史經驗」。這就是未正視民意,未完全盡責之處。

  2003年沙士一役,官民同心協力遏制外來的禍源,付出的代價極為沉重,299位受感染者喪失生命(其中有醫護專業人士)。在武漢肺炎於2019年底傳播以後,港官並未汲取2003年的「歷史教訓」,掉以輕心,港人的健康和生命風險甚大。

  連市民、醫護所需的口罩都「缺貨」,港官能說盡了責任嗎?

  資深腦科專家黃震遐醫生26日文,慨嘆:「我們要求香港政府,用香港的錢來保障每一個香港人都有足夠的防疫裝備」。對於口罩的儲備、供應,官方並未用心,港人還能相信政府嗎?

  29日以來,港人在商店前「打蛇餅」苦候買口罩,有的人在凌晨3時就排隊等待,但大都「貨不到手」而失望離去。這是最令「老香港」傷心的「場景」、從未有過的荒謬「場景」。

  港官的未盡責,給港人的折騰太可怕了。

  從較早前的催淚彈肆虐,胡椒劑噴向合法採訪的記者,將腹大便便、已出羊水的孕婦當「暴徒」拘押,到現在應對武漢肺炎無能、無力,乃至口罩嚴重缺貨,積下民怨太深。

 
圖5,醫管局員工陣線在社交網呼籲政府封關,確保港人生命安全。網絡截圖
 

  
  7.雙非類孕婦 老賴擾香港

  港官憂患意識不足,也關乎缺乏「居民為本位」理念。政府必須以本地合法永久居民為本位,分配公共資源包括公共醫療服務這種「公共品」。不應在資源稀缺、本地居民輪候時間久的情況下,隨意為外地人提供免費服務。

  港官聲稱,非本地居民因疫症入住本港公立醫院免費,隔離病床不會「港人優先」【註5】。

  這種脫離現實的僵化「政策」,無疑為大陸居民來港提供誘因,增加瘟疫傳播風險、醫護界的負荷,也奪佔港人的公共資源,引起港人憤怒。

  幾年前,港官開放非本地居民的孕婦來港產嬰,擠佔港人病床,還被一批「老賴」賴了大量費用。港官對「鑽漏洞」的弊端十分麻木。這是港人憤怒的一個原因。

 註

 1,1月25日政府新聞稿。
 2,BBC,2020.1.26。
 3,明報2020.1.23,10:53。
 4,明報2020.1.28。
 5,立場新聞2020.1.2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