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(HK)
 首頁   專欄(信報)   政治   經濟
 國際關係分析   法律與公共治理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  書評.書訊   精英文摘   歷史   文藝與歷史文化   回想錄 
    香港、台灣熱點 > 送中案風暴 > 述職重在表忠 深層糾結未解  
專欄(信報)
政治
經濟
國際關係分析
法律與公共治理
香港、台灣熱點
 

精英文摘
歷史
文藝與歷史文化
回想錄
 
 
述職重在表忠 深層糾結未解
 
  12月24—26日聖誕節期間,香港成為「白煙城市」,催淚彈造就了「煙霧聖誕」。
  行政長官16日述職,觸及香港「非常時期」和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,但她至今仍未公開交代緩解官民糾結、平息亂局有效舉措。
 
丁望

原題:述職重在表忠 深層次糾結多
原載:信報〈思維漫步〉專欄,2019.12.19,A20版
上網:2019.12.27
字數:原文1,888,上網2,728

 

  關鍵詞:行政長官,述職,表忠,忠誠,兩維護,深層矛盾,闖禍,武鬥,糾結,民意,問責

 
圖1,李克強總理接見述職的林鄭月娥行政長官,12月16日,北京。電視新聞截圖。

 

  外國媒體關於香港的報道,都以催淚彈反諷國際名城香港今年的聖誕。《紐約時報》的標題是Santa Hats and Tears: Hong Kong Protests Flare Again(聖誕帽與催淚彈:香港平安夜再爆衝突);德國之聲的標題有「聖誕催淚彈四射」之句,BBC則稱「催淚彈襯出烽煙四起的聖誕節」。

  聖誕節的「悲劇」,凸顯特區政府應對社會抗爭無方。

   1.北京催解決 深層次矛盾

  行政長官16日在北京述職,向兩總(總書記、總理)匯報「香港當前形勢」和特區政府「工作情況」。北京黨媒的報道,僅限「客套話」和兩總的主要提示。

  總書記肯定行政長官的「恪盡職守」、「勇氣和擔當」;總理稱她「迎難而上,殊為不易」。

  兩總都提到香港「深層次矛盾」,但語氣有差異:總書記在讚揚,總理則是鞭策。前者說:「你……認真研究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;後者則說:「特區政府要繼續努力,……加緊研究解決香港經濟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。

  兩總的談話最特別之處,是提升香港「形勢嚴峻」的程度。總書記首次稱香港處於「非常時期」。總理說,香港「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複雜局面」;又謂「香港經濟已出現明顯下滑」,「還沒有走出困境」。

  北京究竟有何政策、舉措助港「走出困境」,黨媒並未觸及;香港應對危局有什麼辦法,也是「不公開的內容」。

  2.政治生態變 宣揚兩維護

  這幾次行政長官述職,給人最深的印象,是向上級表態效忠,而上級則重申支持她和特區政府。

  在北京政治生態「左轉」之下,地方官表態效忠甚至說一堆感恩的話,已「習以為常」,黨媒也常引述這類表態話。

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之紅頭文件,反覆呼籲「兩個維護」。文件稱:「總書記掌舵領航」,「是深受信賴和擁戴的黨中央的核心、全黨的核心」;做到「兩個維護」,「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……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、全黨的核心地位」,維護「權威和集中統一」。

  有高幹表態:「深刻認識維護……總書記這個黨中央的核心、全黨的核心的極端重要性,不斷強化在忠誠核心、擁戴核心、維護核心、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」,「堅決維護……一錘定音、定於一尊的權威」。

 
  圖2,G20高峰會(北京)有「雜音」。港人以「眾籌」方式集資,在外國傳媒刊廣告表示護衛香港自由。網絡圖片。

 

  3.效忠於核心 穩坐釣魚船

  按基本法的規定,行政長官既對中央政府負責,也對特區負責。但是,現實是:她是以表態效忠續獲取「中央支持」,香港民意如何,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,並不影響她的職位,至少現階段並未被「問責」。

  「修例」(送中案)闖下大禍:G20 高峰會有「雜音」,美國頒布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」;台灣的選情從替國民黨「助選」翻轉,民進黨的蔡英文可能因「港局」而連任;港人追求基本法規定的權益,發起一系列和平請願或激烈的抗爭,導致北京所說的「嚴峻局面」。

  在常態之下,闖大禍者需向民眾負責,也應問責,但她卻是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」。

  沒有真正的問責機制,基本法關於對香港特區負責的規定,便成了法律白條,主流民意也被漠視。

  4.港人求真相 掩蓋積民怨

  由「修例」引發的社會抗爭,至今仍未平息。其因之一,就是官方迴避主流民意,自恃有「支撐力」而我行我素,聽不進民眾的聲音。

  「修例」雖已撤回,但「反警暴」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,是主流民意。不只參與抗爭者有此訴求,社會精英階層或親建制派的一些商界人士,也認為不能迴避。

  「修例」以來的公權暴力(政府的DQ舉措和警暴),積聚了民怨。七二一和八三一的「場景」【註1】,給許多港人、移居外國的港人留下惡劣印象。行政長官並未為此向民眾道歉,卻因建制派的區選大敗道歉,令民怨更難消除。

  官方不應漠視民意和港人的知情權,而掩蓋七二一和八三一的真相;應使「執法」行動完全遵守聯合國和香港的法律規範,關注人格尊嚴。

  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,從宏觀層面調查(不與監警會的微觀個案調查職能重疊)和檢討官民糾結,可以還原真相、提出改善施政的取向,官方為何一直逆民意而行?


  靠強大的警力和催淚彈,或可平息街頭武鬥,但官方不能正視民怨,迴避抗拒陸化(大陸化、一制化)、護衛兩制邊界、維持「香港原貌」的願望,施政是不會順暢的。

 
圖3,街頭武鬥仍難平息。USP圖片。

 

  5.貧富懸殊大 單程證偏失

  解決經濟、社會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,無疑是緩解官民糾結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  所謂深層次矛盾,是2003年溫家寶總理訪港時觸及的話題,他未詳析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;李克強總理這次提到「加緊研究解決」的,也未詳說什麼內涵。

  從香港的主流民意和民間社會的抗爭去觀察,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」錯綜複雜。在經濟層面,貧富懸殊大,中、低收入者在經濟發展中受惠太低;沒有自主性的單程證制度,實質是大量引進貧困人口,大大增加扶貧、公屋壓力;過分依賴低消費(奶粉、尿片和茶餐廳飯盒)的自由行旅遊模式,都必須切實改善。

 
 圖4,港人要求行政長官設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。和平請願者高舉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」的標語。賀名慧攝。
 

  6.結構大傾斜 須政治改革

  在政治層面,行政、立法機構結構大傾斜,政府依賴建制派和警方而漠視民意;民眾仍未享基本法規定的行政長官普選(普及而平等選舉)權。

  在「一國屋簷」下,北京政治生態的變化和對港的政治干預,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。

  2013年後,北京政局「左轉」,政治領域回到毛的老路。在「亞文革」的政治生態下,北京官方強調「講政治」和「鬥爭論」,對港政治干預增多,對「愛國主義教育」的催迫力也增強(官方稱愛國主義是「愛黨愛社會主義愛國」)。在政治衝擊下,陸化加劇,兩制邊界模糊【註2】,例如引入大陸式的政治預審(DQ)。

  在「黨領導一切」和極度集權體制下,北京強調對港的「全面管治」,又把原本屬特區自治的事項上綱至「國家主權、安全、利益」層面,特區的自治、自主空間被不斷壓縮。許多港人有「兩制正向一制變化」的焦慮感。

  特區政府推出「送中案」,引發自6月開始的守護自由、守護家園的和平請願。政府應對無方,令官民糾結加深【註3】。

  以人為本,消除政治制度的弊端,切實推行確保港人治港、高度自治的改革,護衛自由和司法獨立,香港才可能有較好的「明天」。

 

 

 1,八三一車廂暴力 類似七二一恐怖
 2,丁望:堅守兩制邊界 護衛自由法治——北京政治生態變化與港陸糾結,信報月刊2017年7月號,頁62—65。
 3,送中案積民怨 豈可閉目掩耳

 
本文英文摘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