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望
原載:信報月刊
2012年9月1日9月號(總426期)
頁62-66
上網:2012.11.11

表一 李源潮履歷
出生
|
1950.11,江蘇省蘇州市(原籍江蘇省漣水縣)
|
入黨 |
1978.3,上海市 |
教育 |
1963-1966,上海中學(從雲南轉學)
1972-1974,上海師範大學數學系 (工農兵學員)
1978-1982,復旦大學(上海)數學系本科 |
從政前經歷 |
1968-1972,江蘇大豐縣上海農場職工(下鄉知青)
1974-1975,上海市南昌中學教師
1975-1978,上海市盧灣區業餘工專教師
1982-1983,復旦大學管理系教師 (校團委副書記) |
從政經歷 |
1983-1983,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、書記
1983-1990,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(第一書記王兆國/胡錦濤/宋德福)
1986-1990,青年聯合會副主席(主席劉延東) |
1990-1993,中共中央對外宣傳領導小組一局局長
1993.3-1993.11,中共中央對外宣傳領導小組副組長(又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)
1993.11-1996,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(又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)
1996-2000,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、黨組副書記
2000-2002,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
2001-2003,中共江蘇省南京市委書記(兼)
2002-2007,中共江蘇省省委書記 |
現任職務
(2007.10-) |
1.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書記處書記
2.中共中央黨建領導小組副組長(組長習近平)
3.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(接賀國強)
4.中共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組長
5.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|
十八大後的可能職務 |
1.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書記處常務書記
2.中共中央黨建領導小組組長
3.中共中央黨校校長
4.國家副主席 (2013.3- )〔?〕 |
親屬 |
父李幹成,曾任上海市副市長、上海政協副主席
妻高建進,中央音樂學院(北京 )教授 |
註:教育欄,不列入當官後的在職學位。
表二 李源潮語錄
引題
|
李源潮說的話
|
改革家胡耀邦
說廉潔 (1989 ) |
耀邦同志常說……要清廉,1985年他帶中央幾個部門的同志去內蒙古視察,沿途不用小車,大家一起擠兩輛麵包車,一路上不讓宴請,不許送禮。他對我們說,一個人要做到「兩袖清風、一身正氣」不容易,你們青年幹部要做這樣的人。 |
虛假城市形象
愧對祖先 (2006) |
規劃科學是最大的節約,規劃不好是最大的浪費。現在不少城市高樓越來越多,越來越散,既不合美的原則,也不合適用原則。這樣的城市形象留給後人,是既要愧對祖先,也要愧對世界的。 |
正視臉難看
話難聽(2009) |
克服官僚主義,克服高高在上、盛氣凌人、當官做老爺的衙門習氣,下決心解決一些機關存在的門難進、臉難看、話難聽、事難辦的頑疾……少數黨員、幹部,工作敷衍塞責、得過且過,遇事推諉扯皮,爭功諉過。這種不負責任的現象嚴重損害各級機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。 |
買官賣官,賠了夫人又折兵 (2010) |
從嚴治黨,關鍵是從嚴治吏……以最堅決的態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,加大對違規違紀用人行為的查處力度,重點開展買官賣官問題專項整治,讓賣官者身敗名裂,讓買官者「賠了夫人又折兵」。 |
吸納高層次人才,歡迎「海歸」 (2012) |
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加強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,是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的迫切需要……要以更寬的眼界、思路和胸襟,引進和用好海外高層次人才。 |
主要參考文獻:
1.李源潮: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進退留轉,人民網 (北京)2011年3月28日。
2.李源潮:應對危機: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 (在哈佛大學的演講),新華網2009年10月26日。
3.吳瓊:省委書記現場督軍,21世紀經濟報道 (廣州)2005年5月26日25版。
4.丁望: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(第二版),當代名家出版社(香港),2005年2月。
5.紀明(編):大地之子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(北京),1989年。
1 2 3 4 5 6 7 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