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望
原載:信報月刊
2012年9月1日9月號(總426期)
頁62-66
上網:2012.11.11

政治血緣:李幹成陳丕顯
李源潮在政壇崛起,與政治血緣優勢有關。紅色家庭的背景和中共中央上層關係網絡,使他在政壇的起步有「順推力」。
他的父親李幹成及親密上司陳丕顯,是新四軍─華東野戰軍─上海市的老幹部。
五十年代,李幹成當過蘇州行政專員公署專員、常州地委副書記;六十年代,任上海副市長,1967年受文革(1966-1976)衝擊下台。陳丕顯在文革前是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,陳、李兩家通好。
文革結束後,李幹成於八十年代前期任上海政協副主席,退位時享「正省級待遇」;陳丕顯走紅於中共中央,1982-1987,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(總書記胡耀邦),1983-1985,兼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 (後由喬石接任),1983-1988,擔任人大副委員長,列位於「黨和國家領導人」中。
李源潮從政起步於團中央,得力於陳丕顯的推薦。
1983年,33歲的李源潮在復旦大學管理系當教員。陳丕顯把他推薦給胡耀邦和胡啟立(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)。陳氏與胡耀邦相識甚久,相互了解,而團中央又急需新幹部,他便被團中央接納。
李源潮先獲安排任上海團市委副書記,一個月後升任書記。有了省級團委書記的台階之後,他於1983年底調北京,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,是正廳(司)級高幹。
李源潮入團中央,與在復旦大學當團委副書記時的組織能力有關,但更重要的是紅色家庭背景和推薦人的身份。紅色的家庭背景,使從政者獲得的「信任度」高;推薦人在中共中央的上層身份,則令從政者「入門檻」的機會強得多。
1 2 3 4 5 6 7 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