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望
原載:信報月刊
2012年9月1日9月號(總426期)
頁62-66
上網:2012.11.11

更上層樓:有得意有爭議
踏足於江蘇,是李源潮「改變政治命運」的人生旅程。
2000年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,是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,主管組織、人事和高幹培訓 (2002-2007是曾慶紅,2007-2012是習近平),對李源潮外放江蘇、主持南京大局起了「關鍵作用」。早在團中央期間,胡氏對他的能力就頗為了解,這自是推薦他到江蘇的一個原因。
在江蘇5年,李源潮積累了地方經驗、建立了鐵腕治吏的形象。他配合2003年以來的「胡溫新政」、服從中央政令推動經濟的宏觀調控(涉2004年的鐵本事件),大大增加了他與胡錦濤的互信、互動。他整頓地方吏治的魄力,或許是胡氏挑選他接任中央組織部長的另一個原因。
在中組部5年的改革魄力和政績,諒增加了胡氏對他的「信任度」。這種上層關係優勢,是很重要的政治資源。
李源潮「更上一層樓」的競爭動力,還來自前面述評的資歷優勢、政績優勢、政治血緣優勢等。
當然,李源潮也有爭議之處,如太湖綠藻生態事故就引起社會爭議。這一類生態事件,雖然是「蘇南模式」 (鄉鎮企業 )的「遺留問題」,但江蘇省委對太湖環境污染治理、生態修復有「滯後」之嫌,是社會上廣泛議論的話題。南京市開發地產,大砍中山陵園附近的樹林,破壞了園林景觀和生態,此事與李源潮沒有直接關係,但引起對問責制「不到位」的議論。
1 2 3 4 5 6 7 8
|